2月19日,内地A股近来“开门红”,但港股逆市下跌,我们认为央行本月未下调MLF利率、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及春节人均日均消费数据反弹乏力均对港股反弹行情有所影响。恒生指数昨日下跌1.1%或184点,收报16,155点。上周大涨的恒生科指则下跌2.7%,收报3,253点。反映央国企的恒生中资企业指数(红筹股)上升0.3%。

  A股复市后,港股的投资主线回归较具防御性的能源、电讯及公用事业等央国企,上周交易假期消费的板块纷纷出现趁好消息获利回调的现象。

  港股大市全日成交金额仅821多亿港元,显示资金并没有大举回流,而港股通全日净流入42.7亿港元。

  盘面上,石油、煤炭、有色金属、黄金、电讯、电力、交运等央国企涨幅居前。中海油(883 HK)、中国神华(1088 HK)、兖矿能源(1171 HK)及中煤能源(1898 HK)分别升3.1%、4.2%、7.7%及5.1%,均创出52周新高。中国移动(941 HK)、中电讯(728 HK)及中联通(762 HK)分别升2.8%及4.0%不等。

  有色金属及黄金如紫金(2899 HK)、中国有色矿业(1258 HK)、中国黄金(2099 HK)分别升5.1%、2.7%及4.9%。

  消费股如预期出现获利回调压力,餐饮、汽车、体育用品、食品饮料、文旅等股价跌幅较明显。

  1月信贷有所改善以及春节前政策引导股市情绪有所回暖,2月中国央行微幅增量平价续做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走势符合预期,凸显当前政策仍具定力。考虑到2月已实行今年首次降准以及下调支小支农再贷款利率,叠加此前商业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均有助于降低银行资金成本。

  我们认为,本月5年期以上MLF仍有小幅下调机会,当前依然面临一定的物价下行压力,小幅降息不足以扭转过高实际利率对投资及消费带来的抑制作用,因此年内LPR和MLF调降仍有较大空间。

  今年春节假期天数较长,旅游出行人数和消费总额均现积极修复。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八天国内旅游出游4.74亿人次,同比增长34.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9.0%;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6,326.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7.7%。

  但是人均日均旅游收入仍有待恢复,今年春节人均旅游消费1,335元,同比增长9.4%,但较2019年下降10%,经假日天数调整后,人均日均消费较2023及2019年分别下降4.3%及21%。

  2024年春节档日均票房收入总额较2019及2023年分别增长18.9%及3.8%,日均观影人次分别增长2.7%及3.0%,单价分别增长20.9%及4.8%。但是经假日天数调整后,今年春节档的日均票房收入低于2021及2023年同期。